【微网互动】厉害上天!原来北理工在天上也如此地位显赫
发布日期:2017-05-13 供稿: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校团委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编者按】国务院于2016年3月8日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决定“4月24日”是因为1970年的这一天,“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设立“中国航天日”,不仅是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标志,更意味着中国航天进入了一个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大学,始终秉持延安根、军工魂,铸守国防情、北理梦,值此纪念日,北理工师生纷纷用自己的声音讲述北理工的航天故事与航天梦想。本次【微网互动】栏目刊载校团委制作发布的《厉害上天!原来北理工在天上也如此地位显赫》一文,与广大师生校友共享。

——党委宣传部
首个“中国航天日”
看看北理和上天的那些事儿
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据悉
我理计划到2020年
打造一颗深空探测卫星
这一次
我们真的是要上天了……
相信到时候 我们的“拓天”之路
必将又向前迈出巨大一步
说起我理辉煌的“上天”史
那真的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早在1952年8月
北京工业学院(现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航空系
就抽调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
(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宇航学院始建于1957年
最初由火箭弹设计、推进剂
及火工和制导专业组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为国家航空航天和兵器领域
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并装备部队
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
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
更是一次次为航天工程助力
1.神舟八号一飞冲天 北理载荷傲游太空(2011年)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研制成功“空间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实验仪器”(SZ-8/231-450)并于2011年11月在神舟八号成功实现搭载,微流控芯片技术被美国NASA誉为空间生物学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次神八任务是我国首次将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空间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国家。
2.航天测控技术助力高空科学探测试验(2013年)

2013年,我国高空科学探测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校信息与电子学院吴嗣亮教授课题组承担研制的测控应答机在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结束后,该试验任务专家组、总体单位和测控总体单位先后致函我校,对我校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严谨科研作风和深厚技术水平。
此次试验任务中,我校研制的测控应答机与地面测控设备相配合,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对航天器的多站距离交会实时定位,显著提高了实时定位精度。
3.北理工雷达技术再助天神顺利对接(2013年)

2013年6月25日上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十号从天宫一号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也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最后一次配合神舟飞船完成演练任务;在此之前,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已分别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与手控交会对接。
为这三次任务成功牵线搭桥的“月老”,依然是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雷达技术研究所吴嗣亮教授课题组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
4.航天测控技术成功用于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2015年)

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中高轨航天器直接送入预定轨道。我校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制的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首次用于远征一号上面级,圆满完成了此次发射的运载与卫星一体化测控数传任务。
5.引领国际空间站内的中国风采(2016年)

2016年,中国科学家将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一项有关人类DNA的科学实验,该实验由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科学家提供并支付相关费用。
此前,美国国会曾明令禁止美国航天局(NASA)与中国进行科学上的合作,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的科研项目,将是国际空间站上首个来自中国的项目。
多彩活动 共塑航天情

景海鹏、杨利伟、翟志刚、刘洋等航天英雄都曾来到北理工做分享交流

承办了中央电视台庆祝“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的庆典晚会——《奔月颂》

在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三部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飞航杯”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的决赛中,我校1件作品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奖金50000元人民币,其余3件作品获得优胜奖。

除此之外,我们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航天创意杯”新概念飞行器创新大赛、第三届“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等一系列国内外大赛中,均斩获奖项无数。
同时,我们的同学参加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并两项作品进入全国20强。(据说,这20强中最终角逐出的冠军,是真的真的要上天的哦……)
小梦想
同样大有可为
北理工的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
绝不仅仅体现在各类高精尖的技术上
它也可以是同学们一个个真挚的梦想
即使无关家国大义
却依旧能够点亮一个人的青春
北理航模队

2001年,几名北理学子一起组建了航模队
从此开始了代代传承、追逐梦想的旅途
四届挑战杯
三届中航工业杯无人机大奖赛
九届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北理航模队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心中不灭的梦想
一路披荆斩棘
获奖无数

还曾亮相2013年
央视《五月的鲜花》晚会现场

航模队的节目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收到了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栏目多次对我校进行采访报道。晚会的总导演,央视魏党生老师说道:“北理工的节目是本台晚会的亮点!”

在北理 当我们谈起航天精神
脑海中浮现的从来不是那些文绉绉的词句
而是一个个 就在我们身边的
坚韧 执着 乐观 又永远心怀热血的人

就像杰出校友
长江三号运载火箭之父谢光选院士
一生以“勤奋务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开拓与发展

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
让我们有机会重温航天精神
并回望过去 坚定内心最原始的信念
我们“想要上天”
渴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无论走了多远
都不会忘记 最初的心愿
中国梦 航天梦
北理梦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