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王博:八年“抗战”守护“北京蓝”
发布日期:2019-06-17 供稿:中国环境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王博:八年“抗战”守护“北京蓝”
原文链接:http://49.5.6.212/html/2019-06/17/content_84519.htm
王博,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前沿交叉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院教授、执行院长,2019年第33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长期奋斗在大气污染防治第一线,8年“抗战”,带领团队解决了环保领域若干“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
他长期从事MOF材料研究,研发的MOF材料能过滤PM2.5、分解臭氧,已被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等。主持开发的雾霾滤清、危化物降解技术对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社会效益,为首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8年“抗战”,守护“北京蓝”
“这个材料的科学名称叫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又叫MOF。”据王博介绍,MOF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捕捉空气中大量的细微颗粒物。
王博本科毕业后前往国外学习时,第一代MOF已经工业化量产,用来储存氢气和天然气。他便跟着导师研究第二代MOF——目的是用它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初主要针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捕捉,从源头上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治理。回国之后,王博把研究拓展到广义的空气中的有毒害物质,不仅限于单纯的温室气体,还包括气相的、液相的、固相的各种类型的污染物。
如今,王博团队研究的MOF材料已被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陆续被制成各种各样的滤芯,制成不同的工业产品,如空气净化器、车载空调等。这两年,王博团队正与企业合作开发隧道空气净化技术,将应用于北京市交通系统。
“针对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从材料角度上做出一些推动,比如针对北京地铁隧道里一些颗粒污染物的防治。地铁内的换风,其实是在地下来回穿梭,往外排比较困难,而PM2.5的沉降过程是从上往下走的,如果外界PM2.5浓度很高,地铁隧道里面PM2.5浓度更不会低。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铁隧道内PM2.5的滤除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王博说,与企业合作进行的这些探索,针对气、固、液三相的综合空气治理,正是为了解决北京近几年的“雾霾围城”“臭氧超标”等相关空气污染问题。
“从我回国之后开始做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已经8年了,现在已经有了初步成效。”王博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致力于让企业付出最小代价,让老百姓付出最小代价,换得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
“通过科研,让人们的生活好一点”
“希望能够通过你的科研、你的材料,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好一点。”当时导师的一句话,对王博的影响很大。
2008年,提前博士毕业的王博更加坚定了投身学术界的意愿。“当时,留在国外机会很多,但我经常会想,如果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在国内进行应用,会不会给国家的发展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呢?”2011年,为了心中的科研梦,王博选择了回国,到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做起了万搏在线注册,(中国)科技公司。
“一开始确实挑战很大。刚回来时,国内空气质量不好,雾霾挺严重的。孩子也总是生病,心中也是自责的。”但王博并不后悔,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为国内空气污染治理做一点事情的决心。“生我养我的一片土地,我为何要去躲避它?不如伏下身子做点事情,希望有一天环境会好起来。”
“‘北京蓝’越来越多,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回国8年,王博经历了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希望自己未来有一天真的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环境更好,让人们的生活更好。这种理想和情怀,始终召唤着我和一些年轻人,并为此而奋斗。”
分享到: